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名园鉴赏 >> 国内名园 >> 正文
 
中南海
来源:疯狂园林人 日期:2011年1月11日
 
 

中南海

    中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侧,原名西苑。始建于辽金,后经元、明、清各代不断地扩建,面积达一千五百亩左右(其中水面约七百亩)。古代,中南海一直是列朝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的地方。

    中南海水面的开拓,可以追溯到宋末辽金时代。传说辽国萧太后的梳妆台,就在现在的白塔山上。海水系从玉泉山引来,自德胜门水关流入,汇为巨池,南北长2000米,东西阔二百余步,名“太液池”。以后不断修建,成为金朝皇帝的离宫。金盛时即有“西苑太液池”之称,那时也叫作“西华潭”。

    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到了北京。由于城里的宫殿已被烧毁,他只好暂时住在北海公园一带的金朝离宫万宁宫里。忽必烈下令重建都城,先修缮了太液池中的琼华岛,继而环绕着北海、中海和琼华岛修建宫殿城池,又垒土为山,开拓水域,营建城中皇家园林。经过二三十年的建设,一座气魄宏伟,设计周密的新都城落成了。

    明朝新建皇宫,向东迁移,西苑又成为行宫。明朝的内监将西苑称作“西海子”,太液池为“金海”,又将其分为三海―南海、中海、北海。三海之分,是由太液池上的两座桥隔成的。蜈蚣桥之南为南海,金鳌玉练桥(即北海大桥)之北为北海,两桥之间为中海。中海里有一凉亭矗立水中,云霞倒映水面,小亭宛在云水之中,故此亭名为“水云榭”。亭上有一石碑,刻有“太液秋风”四个大字,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三海”的名称,始于明朝,后人一直相沿未改。西苑在明代已具现有规模,但现存建筑则多属清代的遗迹。清康熙、雍正、乾隆几代皇帝,对中南海大加拓建,常在此游玩,节庆赏宴王公卿士,在勤政殿等处召见官员,处理国务,接见进京朝覲(jìn)的外藩属国使臣,欢迎凯旋回朝的出征将领。中南海也成为清王朝的政治中心。乾隆喜好题诗题字,仅在中南海题联题匾和作的纪胜诗,就有数百首之多。

    清朝鼎盛时期,中南海里每年总要有几次很隆重很盛大的活动。顺治年间,每岁于阴历七月十五建“盂兰盆会”,放荷花彩灯数千盏,浮于水中,南自瀛台,北绕万岁山而回。入夜时分,无数河灯,流光万点,随波飘荡,蔚为奇观,真是满池光华庆升平,火树银花不夜天,为苑中一大盛事。康熙、乾隆时,向例在中秋节前两三天,集上三旗大臣侍卫在紫光阁前校射,皇帝也要持弓搭箭,亲自下场施射。每科殿试武进士,也都由皇帝亲临紫光阁检视骑射。一到入冬湖水封冻时节,则命八旗禁旅在太液池上习冰嬉,练技艺,在冰面上分棚掷彩球,互相追逐比试矫健,并设旌门悬靶演习射箭,轮番阅射,按等行赏;乾隆皇帝也曾乘冰床游湖。

    自民国初期至今,中南海大都是作为我国政治中心的所在地。袁世凯、黎元洪、曹馄的总统府,张作霖的大元帅府,北洋军阀政府的国务院、摄政内阁,都设在这里。1928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中南海曾经有一段时间开辟为公园,就叫作中南海公园,任人游览。1949年后,中南海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场所。中南海林木葱笼,碧波荡漾,楼台殿阁,错落其间,布局谐调有致,是我国古典皇家园林精华的集中之地。

推荐阅读:

侗家合拢宴

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亦真亦幻苏梅岛

巴西最美的千湖沙漠 色彩斑斓的沙与海

云南十八怪 傣族山寨“小和尚谈恋爱”

 
   
  (编辑:张晓艳)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