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河是山西省的第二大河流。在注入黄河之前,它也像境内的任何一条河流一样,弯弯曲曲、默默无闻地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然而,当它流经端氏镇至润城镇这短短十来公里的岸上,竟绝无仅有地留下了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堡和一条条深含底蕴的古村落,也因此留下了一段段值得探究的传奇历史。
湘峪:
防御工程上的独立王国
我们在高平县客运站,坐上了一辆以加丰为终点站的班车到了端氏镇。时正中午,填饱肚子后一打听:湘峪可不太容易去,得转车后再包车。
山里面的这条路两侧俨然是两个世界:南边的是很现代化的厂矿,尤其那崭新办公室,清一色的黄墙红顶,一座座像是别墅似的。而在对面的湘峪城,若用来拍电影也不用再装饰。城里的旧民居都是建在山坡上,山脚下是一条长长的高大城墙,上面建着的女儿墙显然是用来防卫的,这跟长城一样;可更绝的还是墙上相隔几米就是一个小拱门,一溜儿地朝外,其实也就是大型的射击孔。这原来是一个个小班房,闲时就是屯兵点。更有防御能力的还是城墙下面还有一条护城河!
现在这里已经有了旅游冲动:城墙正在修缮,城外还加修了石阶,外面高大的牌坊也已经翻新过了。现在在古城边上新建了清一色的民居,好让城里的人全迁出来,以修缮古城的原来面目。
砥洎城:
用独一无二的材料建成的城堡
我们在润城的广场一下车,就听见了不断重播的哀乐。原来在广场上设有一间临时灵堂。当地人都爱把白事以这种形式公文于众——好一个原生态!
还有一个原生态,那就是家家户户都建有一小厕所,而且都有一个不大不小化粪池。这些化粪池的淘口就设在街巷边上,以便于淘粪,因此于是也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街道的墙脚上,隔三差五就有一块护着化粪口的挡板。一到了早上这样的“工作”繁忙时段,街上散着的就是那味儿,只是很快地被在横街窄巷里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冲散了。
跟一老乡聊天,他建议我们到城门看看,原来砥洎城就在这里———这就是用独一无二的材料建成的古城堡!话说这里的古人炼铁,先是用硅土造出一个碗口大的筒子,再往里面灌上铁水来加温炼铁。铁炼成后这筒子就不能再用了,弃之可惜,古人废物利用,就用它来做建城墙的“砖”。当地人把这东西称作“锅筒”,用锅筒来建成的城墙就叫作“锅筒墙”。不过在我们看来,把这些排列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城墙,用“蜂窝墙”来形容更为通俗易懂。
在润城,不但是在砥洎城墙上,甚至在一些古老的民居上也是用这锅筒来建的!可奇怪的是,这种锅筒墙除了这里,附近不远的如北留镇、郑村等地就不见了。地里面的东西,如曹操墓都有人研究,可这地上的呢?何以两地相距不远就徒然绝迹的呢?
砥洎城城门向南,正门有额书“砥洎城”,早在1986年已被列为省级文物,继而在2006年升为国家级。城内还有窄窄的石阶可上城头,但上面已经是年久失建,野草蓬生,连常见的女儿墙也已经没有了,倒是开辟了一小块自留地,还长着庄稼呢。城池不大,没走多远就到了后面的城墙。这里的地势颇高,下面还有一排藏兵洞,再外面就是一条护城河沁河了,原来这城还是地处三面环河的“半岛”上。这样看来,整座城池布防合理,易守难攻,危急关头城门一关,牢不可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