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风景名胜 >> 国外 >> 正文
 
石头城佩特拉
来源:国际在线 日期:2005年10月24日
 
 


    历史将永远铭记重新发现佩特拉的功臣──贝克哈特,而重新发现佩特拉本身就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19世纪初,处于穆斯林世界的佩特拉与西方世界完全隔绝,由于战乱,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外,几乎没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对它的接近都将引来极大的危险。1806年,一名德国学者曾试图“好奇地溜进”佩特拉而惨遭杀害。

    1812年,一位年轻的瑞士探险家名叫约翰·贝克哈特,热衷于对阿拉伯文明的研究,他身为“非洲内陆地区研究促进协会”成员,奉命前往非洲研究尼日尔河的源头。他精心准备着自己的旅行计划,由于要穿越西亚的阿拉伯世界,因此他必须学会如何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他在叙利亚和约旦完善他的伊斯兰教的知识。本职工作的便利给他的研究带来了重大机会,在从大马士革去开罗的途中,他听说一个被瓦迪穆萨群山保护的城市竟遭至难以置信的毁灭性破坏(瓦迪穆萨至今仍标在佩特拉的地图上,从游客中心搭的士出发未超出一个第纳尔起步价的车程)。他知道当地的贝都因人从未见过欧洲人,他们对任何陌生人都抱着猜疑和敌意,为了不招致他们的惊觉与怀疑,贝克哈特精心制订了周密的调查计划。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因此试图达成一个目标,来表示对亚伦(圣经中人物)的敬意,我要寻找谷地尽头的亚伦墓。”谷地应就是传说中被群山包围的佩特拉。

    他装扮成阿拉伯人,蓄了长须,改名为埃布拉罕·依布·阿布道拉。由于他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和丰富的伊斯兰教知识,沿途被误认为伊斯兰教的学者而未引起怀疑。他雇了一个当地的向导领他去亚伦墓,一切依计划进行:走过狭长、险峻的西克峡谷,惊人的一幕出现在他眼前,他不露声色,只是匆匆巡看了法老宝库和厄恩墓,马上断定他脚下的城市就是传闻中的佩特拉,他在日记中写道:“瓦迪穆萨的毁灭,可能就是指古城佩特拉。”惊人的发现纵然令他激动万分,但他未敢久留,只呆了一天就离开了佩特拉。他是第一个证实传说中的佩特拉尚还存在的西方人。这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

    追溯历史,佩特拉的建造者纳巴泰人在现代人的眼中,始终是一个充满了迷惑的民族。他们好像在一夜之间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间的重要商路,一夜之间建立起了佩特拉。鼎盛时期,纳巴泰王国的疆域从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却始终将都城定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的佩特拉。

    然后,似乎一夜之间他们又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在这一点上,纳巴泰文明很像印加文明,来也突然去也突然。据说印加文明的消失,主要是因为西班牙探险家带去的疾病。而纳巴泰人败于罗马人后,一下子无影无踪,连一点线索都未留下,只有一整座石城让现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抓耳挠腮。

    德伊神庙

    去佩特拉最大的建筑——德伊神庙,要爬过西边的一座山。上山的路很陡,一侧岩壁上洞穴成群,石色斑斓,另一侧河谷里彩石耸立,野花粉红,抬眼望去,五色台阶连绵不断铺向蓝天,犹如神话中的彩虹路,惟一煞风景的是我们这些仙境中人的喘息声。春天的佩特拉,正午阳光已经有点灼人,再加上这800多级台阶,快到山顶时每个人都有点踉跄。近顶平地上,草色依然枯黄,呼啸的山风掀起脚下的尘土,打着旋儿直下数千米深的河谷阿拉巴;西边天际线上的朦胧山影,标志着巴勒斯坦的疆界;东南面的峰顶上安眠着先知摩西的哥哥——能言善辩的亚伦。目光穷极时,人的胸襟也不由得开阔了几分。

    我已经记不起第一眼看见德伊神庙的感受了,只记得绕过一座山峰,巨大的神庙赫然出现在山的背面,顶天立地,是由整整一座山雕刻而成。找一块正对着神庙的巨石坐下,没多久竟然朦胧睡去,醒来时,日头偏西,斜阳正照在面西的神庙上,让原本的土黄色石头呈现出金子的色泽。我半倚半坐对着神庙发呆,什么都不想,脑子里却又像有千头万绪整理不清。如果说卡兹尼已经让我觉得纳巴泰人的伟大,德伊却让我感受到神的力量,尽管没人知道纳巴泰人信的是哪一位主神。眼前的这座高45米,宽50米加上巨室的建筑,是从岩石中完整开凿出来的。这样巨大的工程,全凭两千多年前人的双手?我怀疑。

    神庙前空地上长满了半人高的蓬草,走在其中,有点走在巨人花园里的感觉。神庙的大门更让人觉得自己的渺小,光那石门槛就已经高了我一头去,尽管脚下垫了四五块石头,但还是翻进不去,只好在门前探头探脑。神庙内室巨大阴暗,除了吊着的蝙蝠外空无一物,更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根据神庙的偏僻位置,考古学家认为它并不是国王的墓室,而是一座寺庙,可是谁说神庙一定远离古城中心?惟一有记载的是,5世纪时,神庙改成了拜占廷教堂,但没有多久便只有偶然路过的牧人知道它的存在了,就是佩特拉的“发现者”瑞士人约翰·路德维格·贝克哈特当年也无缘一见。至于每年成千上万来去匆匆的游客,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卡兹尼上了,更是没有多少人能亲眼一睹它的风彩。能有一个下午的流连,除了感叹一声幸运还能说什么?

[ 1 ] [ 2 ]
(编辑:夏腊梅)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