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里身穿凤阳汉装,做着手工刺绣的老人们
屯堡里身穿凤阳汉装,做着手工刺绣的老人们
军旅移民价值丰富
在600余年历史的进程中,安顺屯堡能完好地传承至今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惊异的现象。其所承载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物质、非物质以及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之丰富,同样令人吃惊。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嵩龄肯定了安顺屯堡地区建筑形态的丰富性。他说,如鲍家屯明代瓮城及八大阵,有强烈的军事色彩,保持了屯军的军事建制特点。云山屯碉楼、寨墙的特殊设计,体现了军事防御的智慧。本寨里的四合院、雕花花窗、精美的垂花门楼则展现了江淮建筑的特色,带有大量明代江淮地区的文化符号。“作为重要的历史实物,这些建筑群落无疑能够佐证我们对明清战争文化、江淮民居、西南边陲历史文化等的研究。”
“安顺屯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同样可观。屯堡妇女服饰是典型的明代汉族服饰,俗称‘凤阳汉装’。丝头系腰、梅花管簪、尖头绣花鞋,组成‘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一个吊吊,腰上一个扫扫,脚上一个翘翘’的独特装扮,非常好看。这种服饰传自江南,但如今江南早已失传。”鲍世行说。
“从中原地区移民而来的傩戏在这里衍生出新的品种——军傩,以军事题材为主,没有才子佳人恩爱的言情戏;内容讲究思想性,皆讲述忠君报国的故事,没有《水浒传》一类的反叛戏;这种群众娱乐方式的演变与军队的性质密不可分。”苑利这样总结鲍家屯地戏的特点。
此外,安顺屯堡地区抬汪公等民俗活动、丝头系腰的传统手工技艺、花灯和山歌的文娱活动、鲍家拳等,都得到专家们的极大肯定。这些鲜活而又与众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具有传承和研究的重要价值。